中铁西北院挑防灾减灾“硬担” 拓禀赋“献智”石窟文保

2021-06-08 15: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兰州6月8日电 (记者 崔琳)曾先后服务于铁路、公路、机场、国防、能源、市政、城市轨道交通、文物保护及环保等行业的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成立60年来勇“挑”国家防灾减灾“硬担”,参与地区、行业地质灾害防治、文物保护与加固、建筑物纠偏等工作,先后完成了四千多项特殊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与工程项目。

  在兰州高新区成立30周年之际,中新网记者走访园区重点企业中铁西北院获悉,该院已在青藏铁路、京九铁路、京沪高铁、哈大、郑西客专、兰渝铁路、贵广铁路、沪昆铁路客专、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大连、沈阳、深圳、昆明、成都、兰州地铁和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等数百项国家重大、重点基础建设工程中提供了重要技术服务,为国家防灾减灾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上世纪五十年代,决定将铁路修到拉萨时,但是横亘在格尔木至拉萨550公里线路上的,是‘多年冻土、生态脆弱、高寒缺氧’三大世界难题。”中铁西北院总工程师李永强向中新网记者讲述,为了“啃”下这个硬骨头,老一辈中铁西北院人,在昆仑山脉海拔4750米的风火山上,建起了世界上唯一一座全年人工值守的高原冻土定位观测站,相继开展高原气象、季节融化层厚度变化、深层地温、太阳辐射等项目和实验路基、涵洞、挡墙、房屋等工程建筑热动态变化和稳定性观测,先后为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哈大高铁、俄罗斯莫咯高铁的修建和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持。

图为中铁西北院文保人获得的荣誉。 中铁西北院供图
图为中铁西北院文保人获得的荣誉。 中铁西北院供图

  谈及这个在2000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的观测站,李永强表示,那是几代同行用生命和汗水换来的,他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甚至是性命之忧。

  李永强举例,从抗美援朝战场上归来的王占吉,在担任冻土研究室党支部书记期间,每年总是第一批押车上山,最后一个下山。特别是在大雪纷飞的冬季,为保证山上同事们的给养,他多次不辞辛劳,往返2000公里,从兰州运粮、运菜。

  当时运输条件不像现在,他开着老解放牌汽车,车况差,路况也差,从兰州到西宁要走整整一天,有时遇到车在途中熄火,只能挨冻。王占吉长期积劳成疾,于1980年11月去世。临终前,他对前来看望他的院领导说:“我没能看到青藏铁路修通,是我一生最大的遗憾。我死后,请将我的骨灰埋在风火山上,我要看着火车从我脚下通过。”

  60年来,中铁西北院以特殊地质路基与地质灾害防治为重点专业,以特殊、重大应用理论及灾害防治工程措施为主攻方向,集研究、勘察、设计、试验、工程检测、检测、咨询、施工、环保与环评为一体,被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取得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

  经过多年研究,该院提出了“滑坡变形功率预报理论”,成功运用于青藏铁路关角隧道东口、甘肃永靖县黄茨等滑坡的监测预报,这个西北地区大型滑坡的监测预报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这支包含博导1名、硕导1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名,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达82人的岩土工程专家团队先后出版了《滑坡分析与防治》等58部专著、译著;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十余个国家进行了技术合作与学术交流,在国际国内岩土工程界具有较高的影响。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火车头”奖等国家级、省部级荣誉十余项。

  中铁西北院文物保护与特种工程中心党支部书记胡明珠告诉记者,近20年来,公司利用掌握的专利或专有技术,在文物保护方面发挥着较为显著的优势。他举例说,石窟赋存于各类地质体中,它是地质体的一部分。而水是地质环境中的活跃因素,水的运移产生岩体裂隙水侵蚀问题、凝结水问题及冲刷问题等。

  对此,石窟文物保护工程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拟结合病害突出或治理效果较好的石窟水害治理工程经验,通过采用多种勘探技术、计算机空间模拟技术、大气示踪技术等,探测石窟围岩裂隙导水通道,研究水分运移动力学机制;并通过地质、工程、材料等多个领域的共同配合研发,总结和研究石窟水害防治技术,力争从病害机理、防治措施、防渗堵漏加固新材料等各个方面取得核心研究成果,为石窟防渗保护提供较强的技术保障。

  “创新促超越,诚信铸辉煌。”胡明珠说,未来,中铁西北院还将以科技创新为立院之本,以成果转化为兴院之策,在乡村振新历史起点上,铸就更好的精品工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