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探索专门法院、法庭新径:从“全科医生”到“专科医
中新社成都6月9日电 (记者 岳依桐)“管辖范围多大?”“审理哪些案件?”来自8个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中的26位全国人大代表于近期对四川省三级人民法院开展了视察工作。在成都,多位代表围绕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发问,这一独具四川特色的专门法庭备受关注。
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于今年4月9日挂牌运行,负责集中管辖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范围内第一审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以及相关恢复性司法执行案件,管辖范围涉及四川7个市(州)20个县(市、区)。
“长期以来,行政区划为环境资源相关案件的审理带来一定阻碍,但该法庭的设立,打破了所辖范围内行政区划的壁垒。”在民革中央常委、天津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周潮洪看来,专门法庭进一步夯实了生态环境的法治保障,提升了案件审判效率,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
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只是近年来四川探索专门化法庭的成效之一。该法庭所在的天府中央法务区还汇聚了成都金融法庭、成都破产法庭、成都互联网法庭、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等专门法庭,是中国首个省级层面提出和推动实施的法务聚集区。
实际上,近年来中国专门法院所涉领域正在不断延伸,除了军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海事法院等“传统”类别,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北京、上海两地设立金融法院;北京、杭州、广州三地设立互联网法院;社会各界对长江生态法院等专门法院的呼声也日渐响亮。
“如果说三级法院是‘全科医生’,那么专门法院、法庭就像‘专科医生’,在特定领域更加专业,法律资源更加集聚,更能精准发力。”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楠如是解读。
今年5月下旬,中西部地区首个互联网法庭——成都互联网法庭在线上公开审理首案——小米公司诉一网络博主名誉侵权责任纠纷。该法庭将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线上审判深度融合,只要有网络,立案、递交材料、开庭等环节均可在线上完成,在网上引起热议。
实地参观了成都互联网法庭后,农工党中央委员、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陈晶莹表示,随着中国科技和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撬动了相关多元化业态的发展,作为上层建筑,法律制度随之实施改革是体现司法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专门法院、法庭的设立实际上是中国法律制度的创新和集成,通过集中资源而大大节约了法律成本。”陈晶莹以知识产权案件举例说明道,过去此类案件中,民事、刑事、行政呈碎片化分离状态,但有时一个案件会同时涉及三个版块。“通过知识产权法院、法庭,审判‘三合一’已经实现。”
在肯定专门法院、法庭成效的同时,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法律制度创新要遵循地方特色和发展规律。民革中央常委、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院长谢德体指出,例如四川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法庭就是有效的创新,未来四川还可与甘肃、陕西加强协同,将专门法庭的管辖范围延伸至整个大熊猫国家公园区域。(完)